岳阳拼团购房245群(159)
  • 浅浅: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
  • 雪花飘飘:好的呢。
  •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 英雄:我去看过,很齐全。
  •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 日记本:这个楼盘性价比高。
  • 回忆: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
  •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 蓝天: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
234人申请入群

楼市与股市有跷跷板效应

发布时间: 2016-10-16 14:55:55

来源: 投资者报

分类: 楼讯专题

222次浏览


国庆假期期间多地推出楼市的调控政策。尽管节后这一周A股的成交量并没有特别放大,以证明楼市资金进入股市。但有一种观点认为,楼市与股市之间资金有跷跷板效应,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入,楼市的资金必然会进入股市,带来可观的行情。我们可以期待这种局面的出现吗?

 锅不热,饼不贴

 随着楼市调控的趋严,市场对资金转向股市的前景充满期待。但是,股指反弹了几天,却还是没能突破前期高点。人们不禁要问,期待中的“跷跷板效应”为何并不那么明显?

 最近楼市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泡沫过大,最终引发类似去年股灾的金融风险。但由于一二线城市和三四五线城市楼市出现严重分化,未来调控必然是因城施策,或者叫一城一策。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而不是一味打压楼市,让楼市全面暴跌。这意味着未来房地产市场产品形态将多元化,整体上中国楼市的基本面并没有也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逆转。

 楼市调控政策后,股市或是资金去向的重要选项。不过,如果资金在退出楼市以后并不进入实体经济而是一下子都转向股市的投机炒作,则意味着原来所要防范的泡沫风险并没有消失,至多不过是从楼市转移到了股市而已。而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非但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反而会有可能愈演愈烈。这显然是与宏观调控的基本目的背道而驰的。这不仅不是实体经济之福,反而有可能将会是促使经济增速继续下行的主要原因,这种挥之不去的恶性循环,何尝不也是造成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较低的重要原因?

 从国务院近期接连发布的两大文件《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及它的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来看,解决企业偿债能力差,主要思路应是引导居民存款流向企业股权,补充企业的权益,使得企业的财务杠杆率下降,资金实力提高,经营投资能力和偿债能力增强。也就是说,惟有切实而可行的稳增长措施以对冲地产降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这才有可能是市场真正值得期待的“跷跷板效应”的主要寄托之所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股市当前的真实情形是只讲监管而不讲发展,或者说监管有余而发展不足。这种情形不仅是不符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大方向的,也是不利于目前股市本身所迫切期待的“自我恢复和自我调节”要求的。监管,监管,监管……,一味的监管,尽管从理论上或某些具体个案来讲无不有其出手的理由,但对于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的股市来说,创上加痛和雪上加霜的所谓“破窗理论”,则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是有效的治市之道的,更不要说什么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了。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出售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产,而从中所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了经营主业所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中最为扭曲的一面:实业的艰难和资金脱实向虚的容易正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接连不断地来自证监会内部的辞职下海消息,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证监会干部从业心态方面的反常。他们口头上对自身监管工作政治正确的认同或在任何时候都未必比得上对经济利益的现实追求。否则,为什么那么多的监管干部在借助于其所处之监管岗位镀了点金之后,就那么迫不及待地钻营到其权力所能接触得到的实体单位去挣大钱了呢?监管干部这种赤裸裸的脱虚向实的利益追求倾向和他们在位期间所假惺惺地奉行的引导资金脱实向虚的政策表现之间呈现了强烈的反差。

 俗话说,锅不热,饼不贴。资本市场不冷不热的发展态势,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显然是不协调的,也是同监管宗本身旨格格不入的。这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人们所期待的那种“跷跷板效应”并不像以前那么明显甚至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不可能很明显的内在原因。

 股市吸引楼市资金关键有两点

 今年国庆期间,全国有超过20个城市相继出台了楼市调控新政。在经过了楼市的“金九”行情之后,全国大规模楼市调控新政的出台,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为此,股市上一些敏感的市场人士从中“读到了”机会,认为楼市资金将流向股市,有人还提出了楼市与股市之间资金有跷跷板效应的说法。

 在的情况下,楼市会分流股市资金这是事实。同样地,在股市行情火爆的情况下,股市也会分流楼市资金。但如果因此认为楼市与股市之间的资金存在跷跷板效应的话,就有些言过其实了。同样以有关人士列举的2014年-2015年那波股市的疯牛行情为例,有关人士认为,楼市低迷、价格回调之时(2014年年中),股市开始逐渐见底回升,而股市火爆见顶之时(2015年5-6月份),楼市开始逐渐恢复、价格上涨。在此本人要问的是:既然楼市上涨之时,股市出现暴跌,甚至股灾;为什么2014年下半年股市开始疯牛之时,楼市没有暴跌,没有发生楼灾呢?因此,简单地把楼市与股市之间资金的流动视为一种跷跷板效应,这样的观点显然是肤浅的。

 楼市的资金会不会流向股市?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楼市调控的力度到底有多大。对于国人来说,楼市调控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老话题了。如果从2002年8月26日六部委颁发的217号文件算起,我国楼市调控的历史已经超过14年的时间了。但事实表明,楼市越调控,房价越上涨。从楼市撤出资金者都是大傻瓜,相反在楼市坚守的资金无不赚得盆满钵满。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事实,所以,资金要不要从楼市撤出,实在是值得已经进入楼市的资金认真掂量的一件事情。毕竟过去的楼市调控都只是虚晃一枪而已,毕竟作为地方政府来说恨不得将地价卖成金价,房价上涨就是地方政府一手操纵。而这一次楼市调控会不会动真格的,国人无不对此表示怀疑,作为楼市资金当然也要对此保持一个时期的观望。说不定与之前的楼市调控一样,这一次的楼市调控又不了了之了呢?更何况楼市资金还可以到国外去炒楼呢?

 二是股市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即便资金从楼市撤出,也不一定必然会进入股市。毕竟当下的投资市场不只有股市,还有商品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可供选择。实际上,即便是投资股市,作为大资金来说,还有香港股市可供选择。所以,这要看A股市场的吸引力有多大了。但就当下的A股市场来看,对于投资资金显然很难构成吸引力。一方面,目前的A股市场仍然还是一个赤裸裸的圈钱市场。IPO圈钱、大小非套现圈钱、上市公司再融资圈钱,包括“IPO扶贫”、“债转股”这所体现的也都是股市的融资功能,是股市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一面。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高高在上。如创业板公司股票的平均市盈率达到78.4倍(截止10月13日,下同),中小板股票平均市盈率为51.45倍,深市股票平均市盈率达到42.44倍。如此高企的市盈率水平很难留住长线投资资金。更何况A股市场制度极不完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盛行。面对这样的市场,投资者信心缺失,真正的投资资金显然不会大规模介入。

 而从投机炒作的角度来说,目前市场人气不济,加上监管部门的双眼,又紧紧地盯着市场上的一些投机炒作行为,因此,当下的市场对于投机资金来说,也是缺少吸引力的。这也意味着投机资金也不会大规模流向股市。如此一来,所谓楼市资金流向股市就只能是某些市场人士的一厢情愿了。

 期待跷跷板效应“很傻很天真”

 国庆长假后的前两个交易日A股出现上涨,上证指数还站上了有重要意义的30日均线。一时间,又一波行情开启等声音又在市场上出现了。另一个背景是,长假期间,全国累计有21个城市对房价采取了严厉的调控措施,于是有观点认为,楼市与股市将产生跷跷板效应,随着房市调控的深入,楼市资金将进入股市,股市后市可期。

 其实,长假后股市上涨给市场造成一种错觉,即由于楼市调控所导致的。但实际上,境外市场的上涨才是刺激A股上涨的重要因素,与楼市调控根本不沾边。此外,自9月12日大跌以后,A股亦有反弹的要求。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下,节后股指才出现了上涨。

 股市与楼市是否存在跷跷板效应,事实已经作出了回答。比如,2007年A股市场正处于一轮特大牛市行情中,上证指数最高上摸6124点这一至今也没有企及的高度。但2007年,国内楼市已经开始上涨了。因此,2007年的股市与楼市是同步上涨的,并没有出现股市涨楼市跌的现象,也没有上演楼市涨股市跌的故事。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上证指数最低跌至1664点,楼市也遭到致命性的下跌。股市下跌的惨烈自不必说,其时的楼市也好不到哪里去。据媒体报道,当年有许多买房者因为房价下跌而不愿归还银行贷款,许多房子变成了银行的“烫手山芋”。2008年,股市与楼市也没有出现跷跷板效应。

 如果说上述两个例子有些“极端”的话,那么国庆长假后股市的表现也能够说明问题。倘若股市与楼市存在跷跷板效应,那么这几天的股市就得如此“温柔”了。毕竟,楼市调控越来越严厉,房价的非理性上涨,不仅增加购房者的压力,对于国内经济也没有任何好处,日本“迷失的20年”即是最好的教训。

 股市是否能够吸引到资金进场,根本的问题在于其自身是否有吸引力,更重要的则在于是否有财富效应产生。没有财富效应的市场,即使房价出现大幅下跌,楼市资金也不会进入股市。而如果股市有财富效应产生,即使房价在上涨,同样会有资金加盟股市的,而这已被A股多次所证明。

 进入下半年的A股市场,已经步入到一种“牛皮”的状态。上有压力,下有支撑。向上拓展空间,会遭遇到巨大套牢盘的压力。如果股市出现大幅下跌的话,以证金公司、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又会进场护盘。因此,目前股市的价值中枢在3000点一线,上涨时难跌亦难,只有一些存量资金在市场中“折腾”,当然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对于股市而言,不要奢望什么楼市遭遇调控后,其资金会进场,这是一种“很傻很天真”的想法,根本不切合实际。A股频现暴涨暴跌,以及牛短熊长成为其最重要的特征,与我们的制度建设、市场监管以及投资者保护是密切相关的。美国股市能长期走牛,并非其经济增长速度比我们快,而是其股市基础打得好。只有当我们的市场强大起来了,也就不会对股市与楼市的跷跷板效应产生兴趣了。而到了那时,投资者根本就不用愁没有资金进场。

责任编辑: yueyang1

团购报名

最新楼讯
楼盘导购更多>>
购房指南更多>>
小编推荐
订阅楼市楼讯